項目簡介
項目對杭州市的104個水質監測斷面,展開水質監測分析。重點展開氨氮、總磷、總氮、pH和溶解氧等分析測定,了解高錳酸鹽指數和五日生化需氧量等實驗方法。集中1周在杭州市水文水資源監測總站,展開分析實驗,包括水樣采集、樣品保存、分析監測數據處理等。根據近年來,特別是“剿滅劣Ⅴ類水”行動方案開展以來,杭州市各個監測斷面水質發生的變化以及存在的問題,完成“杭州市監測斷面水質現狀及存在問題探討”方面論文1篇。
學生全程參與水域水體取樣、實驗監測、數據分析、水域水體質量界定等各個過程,能掌握水樣采集、水質分析方法等科研實踐技能,為從事相關科學研究奠定良好基礎。
項目亮點/優勢
項目成果
項目導師介紹
內容設置
◆理論知識:環境安全、生態系統健康,生態環境與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與循環經濟,水質評價指標、水資源污染控制技術、水體修復技術與防治對策,等等;
◆實驗技能:水域水體取樣、樣品預處理、關鍵水質指標檢測、相關繪圖軟件和數據分析軟件操作、實驗數據處理和分析、水域水體質量界定,等等。
◆學術基礎:科學創新思維與研究方法、數據處理方法、學術寫作、學術展示等;
◆社會實踐與調研:不同水域水體質量歷史數據、河道周邊污染源、河道周邊生態環境、參觀水文水資源監測總站等。
項目成果:基于所學的專業理論知識、基礎實驗與科研技能,以某水域為研究對象,經過“資料查閱—社會調研—前期研討—方案設計—方案實施—數據處理和分析—論文寫作和成果展示”過程,完成“評估水域水體質量”相關科研成果。
適合人群/申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