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重在激發青少年學習電子信息技術的興趣,引導和培養青少年的創新精神和創新意識,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為確保第四屆大賽的順利實施,現就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大賽官方網站: 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科普網(http://kp.cie-info.org.cn)
大賽設置及評比內容
本屆大賽有初賽和總決賽兩個環節,其中初賽設置了“挑戰賽”和“工程賽”兩個項目。
(一)初賽
1、挑戰賽
挑戰賽根據選手的不同年齡,設立三個組別,分別是:
小學組
(1)規則:
A、要求1-3人組隊參賽;同一成員只可參與一個參賽隊。
B、參賽組要在現場完成簡單電子電路的搭接,并利用大賽組委會提供的物品為其制作外觀。
C、參賽組在自己的展臺創建自己的海報(最大尺寸:標準A1紙張)。
(2)評比內容:
參賽選手需在比賽現場完成制作、展示、問辯三項內容;主要考察選手的作品完成度、知識的應用性、團隊合作性、作品現場演示效果、現場問辯共五個模塊。
初中組
(1)規則:
A、初中組要求1-3人組隊參賽;同一成員只可參與一個參賽隊。
B、參賽組要在現場完成較為復雜電子電路的搭接,并且將大賽組委會提供的物品與之結合。
C、參賽組在自己的展臺創建自己的海報(最大尺寸:標準A1紙張)。
(2)評比內容:
參賽選手需在比賽現場完成制作、展示、問辯三項內容;主要考察選手的作品完成度、知識的應用性、團隊合作性、作品現場演示效果、現場問辯共五個模塊。
高中組
(1)規則:
A、高中組要求1-3人組隊參賽,同一成員只可參與一個參賽隊。
B、現場選手要將自己攜帶玩具和編程進行結合,即通過編程使玩具實現新的功能。
C、參賽組在自己的展臺創建自己的海報(最大尺寸:標準A1紙張)。
(2)評比內容:
參賽選手需在比賽現場完成制作、展示、問辯三項內容;主要 考察作品的創意、軟硬件技術的含量、團隊的現場表現、作品現場演示效果、現場問辯共五個模塊。
2、工程賽
工程賽根據選手的不同年齡,設立初中組和高中組兩個組別。
(1)規則:
A、參賽隊成員為1-3人,確定后不可更改。同一成員只可參與一個參賽隊;一個參賽隊只可申報一件參賽作品,不可申報多項作品參賽。
B、參加比賽的選手必須帶自己的實物作品現場進行演示及答辯,不得使用視頻等方式代替。
C、參賽組在自己的展臺以海報、展板、展架、易拉寶等方式展示介紹本隊作品,尺寸不超過2000pxx5000px。
(2)評比內容:
A、參賽選手須在現場完成作品演示、問辯兩項內容;
B、主要考察作品完整性、創新性、實用性、選手在作品中的參與程度、作品名現場演示、現場答辯等。
(3)作品申報條件:
作品征集范圍為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應用、通信網絡、自動化控制等領域的創新實用作品。作品必須是在校初中、高中、中專、職高、技校學生自行設計制作的實物作品。
(4)申報材料:
反映作品研究過程的演講文檔(PPT)一份,提綱如下(供參考):
作品背景;設計方案;原理闡述、電路圖及實物照片;作品的創新點,并應從技術實施上詳細闡述(亦可在原理闡述中闡述);作品新穎性,實用性及應用前景;本人收獲等;
能夠反映作品演示情況的視頻文件(1~5分鐘)一份,視頻文件片頭應有作品名稱、學校名稱的字幕,視頻內容為相應的作品演示及解說,文件使用MP4格式,不大于40M;
作品照片完整照片3-4張(電子版);
原創聲明一份(須本人簽字)。
(二)總決賽
1.總決賽入圍標準
(1)各地區初賽獲得一、二、三等獎的選手及作品;
(2)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科普創新聯盟競賽工作組專家署名推薦作品及選手組。
2.總決賽評比內容
總決賽將分為筆試、現行制作、作品展示與答辯三個環節。其中筆試占總成績的10%;現場制作占總成績的50%;作品展示與答辯占總成績的40%。
3.總決賽時間:
2017年2月13日--16日
4.總決賽地點:
北京--清華大學(擬定)
注:總決賽具體競賽信息另行通知。
大賽規則-初賽部分
初賽--挑戰賽規則
一、參加初賽-挑戰賽資格
1、通過報名,收到參加初賽通知的選手;
2、參加初賽的選手需在參加比賽時提交紙質版的《2016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申請表》。
二、初賽挑戰賽設置
挑戰賽分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
三、初賽規則
1、各組別每隊參賽人數均為1-3人;
2、參賽選手按照指引到指定競賽區準備開賽;
3、各組別競賽制作限時時間為:
小學組--3小時 初中組--3小時 高中組--3小時
4、各組別競賽過程中,每提前一小時完成加5分;
5、當總裁判發出指令開始指令后,選手方可進行制作,各參賽小組可自行分配任務;
(備注:高中組選手在完成編程任務后,需將代碼保存至桌面并命名為高中組+序號)
6、制作完成之后,參賽選手需協帶作品到指定地點完成展示與答辯環節,問辯內容參考:設計思路、實現功能、創新亮點、團隊分工等方面;
7、展示問辯時間為3-5分鐘,3分鐘停止5分鐘打斷,超過5分鐘扣除表達分數;
8、競賽過程中除特殊情況外,選手不得隨意出入競賽場地;
9、競賽過程中因失誤操作而導致設備受損的,大賽組委會不予補配;
10、所有組別參賽隊要根據大賽要求使用統一器材。
五、獎勵與等級
1、初賽設一、二、三等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獎項的數量及類別將根據申報情況由大賽組委會確定;
2、榮獲一、二、三等獎的選手獲得參加第四屆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決賽資格。
六、其他事項
1、參賽選手須按照2016年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初賽日程安排做好賽前、賽中的準備;
2、挑戰賽高中組的選手不得攜帶U盤等儲存功能的設備否則取消資格;
3、歡迎來賓、老師、學生旁聽參賽選手的問辯,但旁聽時要尊重正在問的選手和評委,保持賽場安靜,問辯過程中不要拍照、走動、講話。
初賽--工程賽規則
一、參加分賽資格及作品申報
1、通過初審,收到參加分賽郵件通知的作品及選手;
2、參加初賽的選手需在參加比賽時提交紙質版的《2016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申請表》。
二、分賽方式
1、展示:參賽的選手須攜帶自己的實物作品,在現場進行演示和講解。
2、問辯:選手播放PPT,介紹作品,根據專家評委的問題進行解答。
注:每個作品講解的時間不得超過5分鐘,專家問辯的時間不超過5分鐘。
三、評分標準
本次評審設置總分100分,主要從以下7個方面進行評分:
作品創新性(10分)
作品完整性(10分)
在作品中學生自己參與動手的程度(15分)
作品實用性(10分)
作品商業性(15分)
作品現場演示(20分)
學生答辯(20分)
四、獎勵與等級
1、初賽設一、二、三等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獎項的數量及類別將根據申報情況由大賽組委會確定;
2、榮獲一、二、三等獎的選手獲得參加第四屆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決賽資格。
五、其他事項
1、參賽選手須按照2016年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初賽日程安排做好賽前、賽中的準備;
2、歡迎來賓、老師、學生旁聽參賽選手的問辯,但旁聽時要尊重正在問的選手和評委,保持賽場安靜,問辯過程中不要拍照、走動、講話。
獎項設置
1、初賽設一、二等獎、三等獎及優秀指導教師獎。獎項的數量及類別將根據申報情況由大賽組委會確定;
2、總決賽設一、二等獎及十二個單項獎,獎項的數量及類別將根據申報情況由大賽組委會確定。
大賽報名
1.所有組別需提交《全國青少年電子信息創新大賽申請表》電子版(doc格式,不需蓋公章)進行報名。
2.大賽相關報名方式請關注大賽官方網站。
大賽時間安排
初賽時間:2016年9月10日至12月20日
總決賽報名截止日期:2017年1月20日
總決賽日期:2017年2月13日至16日
注:初賽采用現場競技模式,根據大賽組委會統一制定的分賽組織辦法(見附件),由各地組委會結合當地情況自行設計初賽具體時間,并報大賽組委會審批備案,取得大賽組委會同意后方可執行。